欢迎访问
科技社会 >> 思维与方法 >> 智慧、思想与知识

智慧、思想与知识

作者:郭继民

20130717 来源:光明日报 

 

  智慧,一个让人向往乃至敬畏的词语。笔者曾以说文解字的方式对其进行探讨,譬如,从,说明积累知识的重要性;,从,只有不断扫除心灵尘埃方能有大智慧产生,极言道德之重要。此解释仅大略勾勒了构成智慧的相关因素,譬如知识、德性等,没有深入探讨下去。事实上,智慧非孤立之物,若谈智慧,还势必涉及其与知识、思想的关系。

  1、智慧的特征:通达无碍

  就逻辑关系而言,知识、思想与智慧约略构成层层递进的跃迁关系。知识虽不等同于智慧,但智慧绝非脱离任何知识的空架子,欲获得智慧须有一定的知识作支撑。须知,知识有身体(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之分,这可以从一个层面上解释为什么目不识丁如六祖慧能者,仍具有大智慧——因为,慧能通过修行、体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知识。

  由于知识总是对现象具体的、有限的把握,因此它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与超越。当把纷繁复杂的现象从知识中剔除,剩下的骨架,则大致构成思想。或曰,思想是具体知识的升华。类似的想法,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曾表述过,他在《逻辑哲学论》中写道,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事实的逻辑图像约略相当于知识的骨架,无疑,思想的骨架则有更大的适用范围。譬如,就世界中的种种因果现象而言,无论其表现形式何等复杂,但其骨架无非体现为因果思想。就此进程而言,思想超越知识,高于知识。

  比之于知识,思想有所提升,但仍然不圆融,原因在于世间存在如此繁多乃至彼此对立的思想,这种繁多、对立表明思想本身并不通透、不圆满。若思想能继续提升,不断吸收、容纳不同的思想,并将其融会贯通而终至圆融无碍时,则意味着智慧的生成。智慧,乃为消除思想藩篱的大思想,它是而非杂多,是圆融的,是的。对此,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尝言:只有一种通货,我们一切的物品都必须兑换成它,才能买卖;这通货就是智慧。苏氏之言,精辟地道出智慧通达无碍之特质。

  2、智慧的范围与形质:无限、无形

  就使用范围而言,知识、思想与智慧呈渐次拓展之势。由于知识总是具体的,针对具体的对象展开,故其使用范围极其有限。

  譬如,以烹饪知识(技术)为例,面包师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使面粉发酵;蒸包子的厨师,则聚焦于包子馅的调制;炒菜的大厨,焦点莫过于菜肴、调料之搭配,由此可见,具体知识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思想属于形上层次,它是对具体知识的抽象和概括,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故其面对的是广阔的领域。如,烹饪思想就超越了具体的面包、包子和菜肴的知识领域,它甚至还涵盖了营养学、卫生学乃至美学等领域。可见,一种成熟的思想是可以涵盖并指导不同知识领域的。较之知识,思想的范围固然有所扩大,但由于思想派别林立乃至对立,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视野。智慧则不然,智慧打破并融合不同思想的边界,使得各种小思想融合为大思想、大智慧,其视野亦随之扩大至无限。奇妙的智慧犹如空气,弥散于整个宇宙,它应对的乃是整个世界,故其使用范围是无限的。

  就形质而言,三者区别亦明显。知识是有形、有迹、有边界的,是可说的。知识的形状取决于其所处理的对象;思想的范围较广,因无固定对象,故无定形,但它却是有迹的——一则,思想的对象范围虽广,但大致有一个区域限定;二则,思想须凭藉语言表达,语言乃思想之边界——语言可视为思想之,思想仍然是可以说出的。

  相比之下,智慧则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它无形、无迹。智慧应对的是无限宇宙,故无形;智慧非语言所能表达,本质上是一种应机而发的潜能,故无迹。正因为智慧无形、无迹,在语言之外,故道家称道不可言,孔子倡述而不作,禅宗则拈花微笑。智慧在语言之外,还暗示了思想自身的限制性,同时更凸显智慧的性。

  3、智慧的效用:小用与大用

  从知识、思想与智慧的特征,我们大致可明晓三者之功效。就明显功效而言,知识有用,思想有用,而智慧有大用、远用。对于具体、简单的问题而言,知识是最有效的,思想远之,智慧则更远。

  以治疗感冒为例,医学知识无疑是治病的关键,至于思想、智慧似无能为力。但是对于大的疾病、大的问题而言,靠单纯的技术(知识)则难以奏效,而是要反过来,以思想去指导技术(知识)。对于特别严重的疾病,人们往往进行非技术的选择,譬如,用西医还是中医,用心理疗法还是物理疗法、化学疗法等等。这种选择,非知识(技术)本身所能奏效,而必然涉及到治疗思想乃至智慧之决断。又如,历史上有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亦是典型例证。就技术而言,田忌所代表的一方明显技(马)不如人,然而其最终却能取胜,实为智慧之功效。联想到人类历史上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皆然。

  故而,一般而言,解决具体的小问题,须用技术;大问题,如治国安邦,固然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思想、智慧的规划与导航;至于大同世界之构建,则非大智慧不可了。难怪柏拉图的理想国哲学王来治理天下。

  当然,强调智慧的用,并非意味着智慧与绝缘。事实上,智慧弥散于世界之中。关于智慧效用与世界的关系,还是慧能说得好。六祖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法、菩提皆是智慧之代称,世间万法,无论大小,岂须智慧参与。只是在大问题上,智慧更易凸显罢了。由此可见,智慧之用,弥六合、通大小,可谓广矣!

  4、获得智慧的途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通过以上对智慧品性的探讨,可以看出,智慧更多地显示出哲学品质,的确如此。哲学本来就是爱智之学,古希腊如此,中国亦然。我们探讨哲学的目的,便在于找到一条通达智慧的途径。

  当然,这里的哲学乃原本意义的求真、爱智之哲学,是知行合一、崇尚行动的无功利之哲学,而非当下某种狭隘乃至蜕变了的哲学。当下个别哲学家,把圆融的智慧做成了偏执的思想,把偏执的思想做成了零打碎敲的概念和知识。更有甚者,甚至将哲学蜕变为获取某种好处的手段,这不能不说是哲学的悲哀!

  在今天,若笼统地谈论通过哲学获得智慧,似乎有点不合时宜。更何况,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哲学有那么多派,究竟研究哪一派为宜呢?其实,研究哲学不在于哪一派,而在于培养一种良好的思考方法和谦虚开放的心态,藉此一步一步地趋近智慧。

  关于学习的论述,自古颇多,笔者以为儒家《中庸》所谓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之路径最为恰切。因为它不但囊括了知识、思想、智慧的渐次进阶、包含了学习品质的培养,而且尤其重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须知,智慧最终须经亲身体悟、实践方可达成,而《中庸》恰恰把实践置于最高层级上:博学既在于获得知识,又暗含开阔视野之导向;审问、慎思既在于通过反思尤其经过哲学的反思将知识提升至思想,又暗示谦虚品质之重要;明辨、笃行乃是,是体悟,更是实践,其中明辨还涉及道德品格之培育:明辨是非。

  通过对思想的甄别,并在反复行动中打破思想的界限,逐渐将思想融贯为一种圆融的品质:一种应对宇宙万物的能力,一种全视域地看待问题的态度,一种谦虚的品格,一种开阔、包容的心胸与宏阔的视野——此即为大智慧。这种智慧在儒家为中庸,在道家为得道,在佛家为菩提,为无上正德正觉。其名虽异,其实一也。

  也许,对西人而言,智慧带有神性,为神所有,基督教就认为,人间的智慧乃是从上帝那儿流淌出来的,人充其量不过是分有上帝智慧的爱智者而已;但是,对中国人而言,智慧则可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得,譬如《黄帝内经·灵枢》篇就有道生智之说。即言,人通过学习、修道、省悟、实践是可以拥有智慧的。无疑,此既反映了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模式,亦凸显了中国人尤为重视追求圣哲境界的实践维度。

  (作者单位:海军陆战学院政工系)

 

更新时间:2013-07-19 12:42:35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