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科技社会 >> 人物和思想 >> 科学家贝时璋
  20091029日,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贝时璋先生走完了107载人生历程。留给中国科学界最后的遗言是:“要为国家争气!”
  贝时璋少小离乡,从渔民世家走到科学世家。因为他,中国生命科学从上世纪初就开始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现象研究,不仅迈出了探索空间生命的第一步,而且开始寻求细胞、分子乃至纳米层面的生命构成理论。他创建了中国实验生物学,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成立了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在中国科技大学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生物物理专业。如今,他的学生中已有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贝时璋的一生,正如他家中客厅悬挂的八个大字:“德寿双高,教科皆杰”。
  好奇开启探索之门
  19031010日,贝时璋出生在浙江宁波镇海县一个世代种地打鱼的家庭。
  小时候的贝时璋虽然沉默寡言,却勤于思考,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总要问个为什么。一次,父亲带他到上海办事,一路上,他看到“江天火轮”在江上航行,贝时璋奇怪地问:没有拉纤人和船老大,“江天火轮”怎么会动呢?船舱里的灯没有油,怎么就能亮了呢?繁华的南京路上,商店橱窗里黄头发的“洋模特”为什么会转动?贝时璋百思不得其解。短暂的上海之行让贝时璋大开眼界,也开启了他心中好奇与探索之门。
  1921年秋,贝时璋从同济医预科毕业。在父母的支持下,19223月,赴德国留学,踏上了探索生命的科学之旅。
  贝时璋到德国后,先后在福莱堡(Freiburg)、慕尼黑(Muenchen)和土滨根(Tuebingen)三个大学学自然科学,并以动物学为主系。贝时璋成天与书本和仪器为伍,以实验室为家,刻苦攻读。他不但学习生物学的课程,还学了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多门课程,又自学了数学,在几所大学的学习活动使贝时璋受益匪浅。
  贝时璋在德国8年,掌握了学科理论,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积累了研究工作的经验,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学风。他注重秩序,做什么事情都细致周密,有条不紊。论文写出初稿,总是反复推敲或补充实验。
  当初,贝时璋在德国初露头角,引起德国学术界的重视。然而,物质上的诱惑,导师的相劝,都没有动摇贝时璋回国效力的决心。1929年秋,他告别土滨根大学,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
  首创“细胞重建学说”
  在长达80多年的科学探索生涯里,贝时璋主要研究动物的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生、性转变、染色体结构、细胞重建、昆虫内分泌腺、甲壳类动物眼柄激素等,其中尤以细胞重建的研究最为突出。
  1942年和1943年,贝时璋才先后在《Science
Record》和《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细胞重组”重大发现的文章。但他的细胞重建学说一直到1970年才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再次列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工作进行到1974年,丰年虫性转变过程中的细胞重建现象便得到了充分的验证。1976年,贝时璋与一批年轻的工作人员通过广泛、深入的实验证明了细胞重建是普遍现象,并撰写了“细胞重建”论文集,把研究结果总结成系统的理论,形成了完整的“细胞重建学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重建”理论走向全世界。1983年贝时璋在《中国科学》(英文版)连续发表了5篇论文,进一步阐明了生物体的自组织问题。科教电影《细胞重建》不仅在国内获奖,并在国际性的科技进步电影节和医学电影节上获奖。
  贝时璋是“用自己的生命研究生命科学”。他在一篇学术自传中谦虚地说:“自从我提出细胞重建学说以来,在这一漫长曲折的科研征途中,坎坷逾半世,没有受到学术界广泛的、严格的检验,引以为憾!”这就是一位科学家虚怀若谷的胸襟。
  老寿星的科学长寿路
  随着苏步青院士、陈省身院士先后作古,1903年出生的贝时璋院士成为最年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1948年“中研院”遴选的第一批院士中最后一位去世的。
  贝时璋一生没有生过大病,98岁之前没有住过医院。除了正常的体格检查,他很少去医院,很少打针吃药。
  以前去办公室上班时,老人起得很早,吃完早饭便步行上班,7点半准时到实验室。如果碰上下雨天,他就提前出发,绝不会因为天气而迟到1分钟。中午下班,他总是迟一点离开实验室,等路上行人和车辆少了,才高高兴兴地回家,这的确是一个保护自己的好方法。
  在饮食上,贝时璋的原则是早上吃得饱,中午吃得好,晚上吃得少;不挑食,荤素搭配,吃饭讲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的含量。他认为蛋白质很重要,脑子要用蛋白质来补,吃得太少对脑子影响很大。贝时璋从不吃补药和营养品,只是每天坚持吃4片复合维生素B6片维生素C。他根据自己的细胞重建理论,维持好细胞解体和细胞重建的平衡,这是对抗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维持和提高脑功能的重要环节;而细胞解体和细胞重建的平衡,是靠机体氧化、还原系统作用的平衡来维持。
  贝时璋认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必须依附群体生活,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多和年轻人交朋友,能使老年人萌发童心,从而调节心理,保持愉快心情,消除孤独、寂寞、烦躁、忧郁等不利于健康的情绪。
  (转载《文汇报》) 
更新时间:2010-02-28 09:58:11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