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第五产业 >> 文化艺术 >> 科学文化的诞生

科学文化的诞生

作者:李醒民

20170717    来源:中国科学报  

 

    前科学(pre-science)时代的人尽管有天生的聪明才智,也涌现出许多宗教先知和思想巨匠,但是他们无法像赫兹那样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也无法像量子物理学家那样揭示超越感觉的微观世界的奥秘。在他们的形形色色的神话、启示、箴言、艺术、幻想等表达方式中,丝毫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在这个漫长的时期,没有真正的科学,当然也就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力量的科学。

    科学史与文化史和思想史是交织在一起的,特别是在前科学时代,萌芽状态的科学与哲学和宗教的界线是相当模糊的,往往无法截然分开。科学史上的重大革命有两次。16 17世纪的科学革命(或称近代科学革命),使理性传统和经验传统获得了决定性的整合和高扬,奠定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的历史地位。经过19世纪这个所谓的科学世纪的发展和蕴蓄,终于在19 20世纪之交爆发了大规模的科学革命(或称现代科学革命),从而使科学文化成为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的中轴。

    近代科学文化是在旧文化秩序的废墟上耸立起来的。克莱因详细描绘了这种状况:在17世纪,对女巫的残害导致数以千计的无辜者死亡,她们被成群地吊死或烧死。这个世纪的黑暗面绝非仅此而已:宗教自由根本不存在,宗教战争频频发生,宗教裁判所对异端随时进行审判和铲除,宗教使人们陷入对现世和来世的恐怖之中;新闻和书籍受到检查,没有出版自由可言,惩罚追求真理的人士;法治缺失,人们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推进监狱,偷只小羊或小钱就被处死,因无力还债而坐牢;绅士和淑女以观赏拷打和处决犯人为乐事。正在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精神风尚和伦理道德日趋式微之际,正在旧文化被埋葬前的垂死挣扎之际,西方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即科学,科学作为新的文化力量和文化秩序将要取代衰落的中世纪文化。

    近代科学文化也是在突破传统文化的思想藩篱和桎梏中脱颖而出的。多尔比对此有精当的叙述和分析。他说,1617世纪是自然研究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之初,统治学术的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基督教的混合物,世界图景的统一体是由诸如炼丹术、炼金术、犹太教神秘哲学教义、新柏拉图主义、巫术和占星术这样隐秘的和思辨的杂烩构成的经院哲学。此后,若干戏剧性的智力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科学相继成长起来。最壮观的变革发生在自然哲学(自然科学)之中,完美的力学世界图景赫然耸立,其杰出的代表人物有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这些成就使自然哲学成为重要的文化力量,它的社会基础由新科学建制的创立来保证,尤其是伦敦皇家学会和法国科学院。吉普达比较全面地总结了17世纪科学革命对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科学破除了许多迷信和传统的信仰;科学提倡观察和实验,同崇尚权威之风相抗衡;科学认为自然规律支配宇宙中的物理现象和生物现象;科学否认地球是神圣的中心,否认人是造物主的目的;科学也引起社会政治领域的变革,自由和民主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科学明确了人在宇宙中的真实地位。情况正如马赫明睿地揭示的,近代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已经牢固确立并具有无比的发展潜力:“我们的文化逐渐获得了完全的独立性,远远超过了古代。它在后来显示出全新的趋势。它以数学和科学启蒙为中心。但是古代思想的轨迹仍然徘徊在哲学、法学、艺术和科学中,它们构成了障碍而不是财富。不过从长远看,它们抵挡不住我们观念的发展。”

    马赫的预言很快被现代科学革命及其伴随的技术革命证实。沈青松描述了这一变革展示的巨大力量:科学和技术是现代文化的构成要素,也是现代社会显而易见的动力。把现代社会称为科技社会可谓恰如其分,因为作为现代社会标志的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都与科技有不解之缘,科技俨然成为现代社会和文化的主导因素。而且,科技系统独立于人文系统和自然系统之外,在某种程度上强制后两个系统服从科技世界的扩张。当代社会有两个基本的动力:一个是科技所引领的普遍化、客观化、运作化的倾向;另一个是由于人文关怀而兴起的历史意识,强调各历史团体的独特性、主体性和意义的创造。两者正处于对照的境况中,社会和文化只有在这种相互对照的两个动力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才能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

    培根的《新大西岛》描绘的是“科学文化岛”,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描绘的是科学文化城,他们实际上是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力量看待的——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就是明证。卢梭和狄尔泰明确认识到,科学是与人文文化有别的独立文化。现代和当代作者对此的认识和揭示更为明确和深刻,这方面的资料可谓积案盈箱。众所周知,萨顿深入探讨了科学文化的本性、价值和意义,斯诺揭示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以及二者的融合途径。此外,V.布什认为:“当科学知识及其应用继续改变世界并制约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每一个方面时,科学是今日文化的相当重要的部分。”巴恩斯和埃奇表明,科学是一种文化形式,能够用社会学方法和人类学方法合理地研究它。李克特指出:从一种文化过程来看,科学是一种认识的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的过程。科学是文化之高度专门化的一支。巴恩斯还进一步阐明说:科学本身就是文化,即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成为文化中的一个高度分化的要素。作为一种文化,科学自身高度分化为不同的学科和专业——相对自主的亚文化。齐曼则专门针对最富有文化气息的学术科学(academic science)说: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生活方式,是在一群具有共同传统的人中间产生出来的,并为群体成员不断传承和强化。科学文化培养了理性,并深深地依赖信任。卡西尔的经典性的概括和总结更是掷地作金石声:“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它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才可能得到发展的非常晚而又非常精致的成果。……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它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是人类历史的最后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的主题。”

    (作者单位:《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更新时间:2017-07-18 22:11:14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文化艺术 发布作品,需求定制艺术作品
首页 < (1/45 共 1987 篇) > 末页
技术转移 一般管理 建筑保温材料 农林 茶叶 太阳能 仪器仪表 农业 育苗 建筑施工机具 家居日用品 安全 标识 安全防盗装置 安全座椅 工业新工艺 节能照明 医药新品种 组方新药 半导体照明 体育器械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 生活旅游用品 安全报警器 动力能源传输开关控制技术 风力海洋生物能源技术 安全保险装置 安全用电保护 工业 净水器 冶炼与铸造技术 医疗器械 材料 亲水性材料 装饰材料 工业安全控制 可控温节能技术 发电装置 生物基材料技术 农业机械 食品安全加工技术 家居洁具 保健 低碳设计新型 建筑材料地板 建筑陶瓷 环境净化 信息安全技术 空气净化 林业器具 传感器及其应用 家居环境水电卫生装置 家居饮水机 清洁能源技术 电池 先进复合材料 服装面料 材料 导电纤维 服装功能性材料 建筑阻燃材料 新医术 银行管理 诊断方法 人身安全技术 材料管材 工业机械锅炉 工业摸具 生活用品 农业 机械 安全防滑带 建筑设计新型 文化艺术工具 工业机械挖掘机 家用电器 商品包装和贮藏技术 工业自动机床 工业配件 供热能源 建筑框架材料 动物养殖技术 新型或微观马达和发动机 公共安全技术 发电技术 食材制作与存储 特殊环境建筑设计新型 低碳排放技术 农牧兽医配方制剂及服务技术 信息技术信号与编码 启动开关控制 环保设备 工业交换器 家居文化艺术 家居新技术 城市服务网络 娱乐及玩具器具 工业汽轮机 工艺设备机具 诊疗改进技术 科技种植 人体健康功能恢复医术 监测传感器 非金属建筑材料 传统革新技艺 安全保护品 糖果及酒类制品加工技术工艺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设计新型 文化体裁制作技术 野外勘探技术 新技术车辆及配件 品种产业化技术 为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服务方案 工业库存与调度 医疗技术和硬件新技术 系统装配技术 服装设计 计算机硬件技术 文化艺术传播技术 安全刹车装置 安全公共管理 面包糕点复合食品 纺织用纱线罩布皮革及填充物 农活技艺 传统艺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工业磁仪器 离合装置 环境工程技术 个人活动辅助器具 有关人身健康和提高智力效率的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包装器械工具 再生资源生产技术 工业汽轮机内燃机 清洁能源技术 保健品 工业新型设备技术 医疗鉴定改进技术 电器终端 教育管理设备器具 运输装备 建筑设计新型 原创制作技术 绿色农林规划 观测观察 化工制剂配方 烹饪设备 天然材料节约技术 工业新工艺 纳米材料 环境工程技术 仓储平台器械工具 安全汽车防盗 自行车自动器个人活动辅助器具 工业磁仪器磁选设备 旅行及户外保护 水电网络 节水农业 水土保墒技艺 家具木、竹、环保制品材料 科技管理技术 技术性医疗方案 体育运动用品设计 医药药材加工储存 保健用品 光电信号技术 脱脂净化 运输设备运筹管理 健身用品 安全标志 安全与抗灾救护 防病思想 服装设计 家务燃灶新技术 自动检测技术 环保家电 防疫技术 环保产品 服装工艺 城市服务设施 家用电器新技术 农业 机具 信号控制传送检测控制技术 家居洁净技术机具 食品标准控制技术 养殖技术 环境 净化 家居 生活用品 安全 保险装置 建筑 设计 管理 食材及添加材料 清洁能源技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清洁能源技术 电器终端 建筑设计新型 工业新工艺 环境工程技术 运输设备运筹管理 安全与抗灾救护 服装设计 清洁能源技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食品安全加工技术 环境工程技术 量子通讯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