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重视开发民间科学呼吁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令世人瞩目,人们企盼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技现代化取得更大成就。为了我国科技事业和科技自主创新更迅速发展,我们特向学术界和社会呼吁,重视开发我国科技现代化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民间科学。

 “民科”群体具有特殊性:

他们一般没有接受过专业学术体系的正规培训,人员分布全国,植根于各行各业,有大交叉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优势,故受现有科学体系思维定势和方法论约束小,易产生原始创新思维及其成果,其中可能有重大的突破和发现。同时民间科学工作会被有关方面忽视或不理解;也易被少数科学主义观念较强的专家不经证伪就随意地扣上“伪科学”帽子进行封杀。

 “民科”处于非主流,研究工作及其成果不易被理解,在体制上被边缘化,很难得到国家经费等资源的帮助。申请不到科研资金和设备。缺乏业内交流和指点。在提高自身素质、科研水平及成果的完善上常有太多弯路。与主流科学家缺乏沟通的机会,易造成双方的矛盾和误解。“民科”认为专业科学家不理不睬,而专业科学家则认为“民科”态度偏激。在当前,这两支科技力量之间的误解和对立已趋明显化,已成为中国科技界构建和谐环境的“瓶颈”之一。

 “民科”对科学研究大多执着追求,因陋就简,艰苦奋斗。如择优投入少量经费,便可能出大的成果。

虽然现有“民科”成果量庞大,但良莠不齐,需要对大量成果进行认真、细致筛选。

民间科学是个宝藏,必须积极认真开发。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呼吁或建议:

(一)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应明确认可民间科学的价值和民间科学研究者(家)的作用,并将开发这一科学宝藏提高到战略地位来研究。建议政府为加强“民科”的管理建立一个相关机构,为促进“民科”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帮助;给予一些科研经费;在实验条件、增加进修机会上最好也能提供方便。具体做法如下:(1)制订相应的民间科技政策。(2)科技部下设民间科技管理机构,负责制订有关民间科技的政策并切实关心管理起来。(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其所属各学会,不仅组织专业科学家,也组织“民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努力促进专业人士与“民科”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团结合作。以使主流科学家体谅“民科”的艰辛,更多一些换位思考。对他们可能不太规范的成果应更宽容,并提供可能的帮助。

(二)帮助“民科”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提高研究工作的学术层次。克服“民科”的偏狭局限,加强团结协作。提高思想文化水平,树立求真务实的学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勇于接受别人善意而中肯的指导或批评,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在国家科研经费上给予平等竞争的机会。

(四)引入民间资本,鼓励民营企业家投资、发展民间科学研究机构。国家给投资者相应的政策优惠。

(五)借鉴国外开发民间科学的经验和方法,结合中国“民科”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以寻找更有效的管理办法。

呼吁人(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文光(中国专利局高工)

  王守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刘长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刘先志(成都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高工)

  孙文鹏(核工业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

  孙振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所研究员)

  李世辉(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高工)

  李全起(北京创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

  李志超(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考古与科学史系教授)

  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

  张浩(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周明(中国文联编审)

  周文斌(光明日报社科技部原主任、高级记者)

  胡祖尧(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原总设计师、高工)

  徐钦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所研究员)

  徐道一(中国地震局地质所研究员)

  温邦彦(浙江永久科技实业公司总裁、教授高工)

  蒋春暄(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四部高工)傅景华(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所研究员)雷元星(四川省委宣传部退休干部)

   

    中国发明网

更新时间:2010-06-07 09:27:49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首页 < (1/24 共 1523 篇) > 末页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